綠動未來綠能科技研發中心,淨零碳排,潔淨創新能源,ESG,碳權買賣
第一代商用鋰離子電池於 1991 年問世,但受制於當時的高價格和低容量,使其應用僅侷限於消費性電子產品。 然而,隨著價格急劇下降,電池很快就成為乘用車、繼而成為重型卡車的可行選項。 自 2010 年以來,電池成本已從每千瓦時 $1,400 美元下降到 2023 年的 $140 美元,降幅高達 90%。
主要突破點在於 1980 年發明的 LCO (鈷酸鋰) 電池,以及使用鋰做為陰極材料的革命性原理。 這使得當時電池的能量密度立即增加了一倍。 此後,不同的電池化學材料持續發展,從電容量、使用壽命、安全性到性能皆有所提升。
2001 年,NMC (鎳錳鈷) 電池問世,由於其能量密度大幅提高,加上良好的熱穩定性,因此迅速受到汽車產業的青睞。 但現在,LFP (磷酸鐵鋰) 電池已開始主導整個產業。 雖然能量密度低於 NMC 電池,但這種電池的安全性更高、使用壽命更長、成本更低,環境衝擊也更小。